11 月 26 日,大风大雨,山间气温 9 摄氏度。三七互娱与广外跑团的 68 人参加 2016益动广东公益徒步团队赛,为游心基金会的“壮士暮年-抗战老兵关怀行动” 筹集款项。

首先感谢广外跑团的 26 位朋友,自2015 年 11 月第一次联合组队为游心公益的抗战老兵项目筹款之后,游心开展的几次抗战老兵公益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。在与唯爱行 App 合作的“荣光:用行走致敬抗战老兵”项目中,广外跑团的朋友纷纷加入,为项目捐赠日常里程,以及与三七互娱超跑团一起夜跑 7.1 公里,以此致敬抗战胜利 71 周年。

当然还要感谢公司的 42 位同事,牺牲周末休息时间,怀着一颗致敬之心参与徒步活动,即便是风雨交加仍然坚持参加,让人深为感动。

徒步当天的天气极其考验人,前 5 公里我们也许还敢在风雨中大呼刺激,但越往下走便会开始考虑往回走会不会被人取笑。5 公里之后开始了艰难的翻山,上坡下坡连绵不绝,期间风雨不停,气温之低,让人全然不能感觉是否湿身。直到中午一点多,天气持续恶化,主办方发布了中止赛事的信息,还没有通过第三个打卡点的参赛者需要结束徒步,下撤返回。

22 公里组别的徒步路线有一段路是需要重复行走的,只不过方向相反。在打卡点下撤的小伙伴就不需重走那一段路。而在赛事中止通知发布之前已经通过打卡点的参赛者,则要面对已被上千人踩踏得泞泥不堪的山路,并且和 10 公里组别的参赛者在这斜坡上狭路相逢。

路已不成路,稍有不慎便会滑到,只能走在边上,踩着枯枝败叶扶着树,缓缓下坡。迎面爬坡而来的有些还是父母带着坚持在雨中徒步的小朋友,很多人主动地为他们让路,给他们打气。

不管是完成了全程的徒步,还是在赛事中止后无奈下撤,都让大家有一场难忘的徒步体验。也许,经历过此次徒步,我们才能想象当年抗日将士千里驰援,夜急行军的艰辛。但我们恐怕此生都不会如同他们一样背着枪穿着草鞋,奔走于每一处阵地,不知道哪一处会遭遇敌军,不知道哪一刻进入战斗状态。如今的我们好像郊游一般穿着登山鞋,在背包里装着饮料、饼干、牛肉干、充电宝,甚至还可以塞进一个蓝牙音箱在路途中放歌助兴。尽管经历风雨,和当年他们的行军相比起来仍是那么的“气定神闲”。

22 公里尚不及粤西一位老兵所说“夜晚行军要走十唐路(50 公里)”的一半。记得有一次我们拜访之后与他道别,告诉他要去某个地方,他送我们到门口说:“很快,差不多半唐路。”在他的生命记忆中,走过无数次的“十唐路”,即便年逾鲐背,一唐路半唐路对他而言仍是区区小数。

徒步中我们经过了一处日军碉堡遗址。那是 1938 年广州沦陷后日军修建的,据说不远处仍有当时挖的战壕。我们停在那里观察了一下,这已经残旧的碉堡在如今看来,不过是一处简易的掩体。从碉堡边上往下看,便是郁郁葱葱的山林。徒步的人络绎不绝、赶路匆匆,对这碉堡望了几眼,没几步便钻进了树林中。

我们就这样在风雨中穿梭无数山林,完成一次艰难的徒步。比起 70 多年前的他们,却是何其轻松。不同的是,我们看得到我们的终点,但风停雨过之后,也许就淡忘了,甚至会不再记得为什么而徒步。而他们穿梭的是历史的长河与风雨,那是一生都不可磨灭的记忆。我们看着他们从模糊的历史那头走过来,然后目送他们渐渐消失,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,我们无论如何都追不上。